搜索

为什么安乐死的人越来越多?

发表于 2025-04-05 07:33:30 来源:未来资讯网

2024年10月,瑞典某地,上海女孩沙白因患红斑狼疮选择安乐死。医生带着执行文件走到她面前,再次询问了她的选择,她只需要说一个“不”字,就能放弃死亡,沙白看着哭红双眼的父亲,摇了摇头,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这位女孩在遗言中说:我已经过了极好的一生。2024年12月4日,作家琼瑶在台湾家中轻生,享年86岁。在遗书中,她安慰读者不要悲伤,“我已经翩然地去了”。琼瑶的离世引发了对善终权的广泛讨论。琼瑶生前是公开支持安乐死的,2016年,曾因丈夫平鑫涛的生死问题与继子女爆发“插管之争”。平鑫涛因中风和失智症住院,其子女希望为他插鼻胃管维持生命,但琼瑶希望让他安静离世,最终两方意见不合,琼瑶被迫妥协。 她在2017年出版《雪花飘落之前》记录了这段痛苦的经历,并表达了希望以尊严离世的愿望。不过,在台湾安乐死并未被合法化,这一议题面临法律和道德的争议。最终,诗意人生的琼瑶以自己的方式“体面”地与世界告了别。琼瑶是肯定知道美国硬汉作家海明威的。也肯定知道海明威是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的:海明威晚年之时,因不愿像病人似的常年躺在床上,于是,拿起自己心爱的猎枪,枪口对准自己的咽喉,脚趾扣动扳机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用他的话讲:我不愿成为弱者!多年前,另一位“硬汉”——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执导并主演了一部影片《百万美元宝贝》。在影片中,克林特“老爷子”饰演了一位铁汉柔情的拳击教练,女主角则是一位意志坚定的女人,她在大龄时不惜代价逆袭成为一位杰出的女拳手,却在一次比赛中遭到对手的偷袭,造成了截瘫的后果。结局中弗兰基去探望麦琪,向麦琪表达如果当初不收下她,就不会出现如今的状况,麦琪躺在病床上诉说自己成功过,见识过整个世界,得到了想要的,最后在教练的帮助下,幸福地离去。多年前,第一次在大学宿舍看到这部影片的结局时,非常伤心。我理解那些真正身患绝症、病入膏肓的人们选择安乐死,但我并不完全支持。近期,连续几起安乐死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,笔者认为:不管怎样,这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,涉及伦理、法律和医学等多个层面。对于这一现象,当然要慎之又慎。目前,各方对安乐死的看法不一,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各自的理由和担忧。1,伦理层面:安乐死的伦理争议主要集中在生命的价值和个人尊严上。支持者认为,安乐死可以帮助病人结束痛苦,符合病人的利益,也是人道之举。然而,反对者担心这会开启一条滑向滥用甚至谋杀的道路,损害社会对生命的尊重。2,法律层面:在法律上,安乐死的合法化在一些国家已经实现,但在中国,法律对生命的保护采取了极为严格的态度,缺乏针对安乐死的明确条款,安乐死是不被认可的。3,医学层面:从医学伦理角度看,安乐死的实施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性条件:一是病人的疾病目前医学已无法挽救、濒临死亡而不可逆转;二是由于这种病导致病人肉体精神的极端痛苦。此外,医学伦理还关注“滑坡问题”,即担心一旦开了头,当人们习惯了让末期病人在协助下自杀当作解脱方式,之后会否扩散至涵盖根本没有末期疾病的病人。4,社会层面:安乐死的实施可能会对某些患者构成选择压力,医护人员和家属可能会建议患者选择安乐死,进而破坏患者选择安乐死的自由。此外,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、医疗资源有限,一般家庭无力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,安乐死可以减轻亲人和社会的负担。安乐死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,涉及伦理、法律、医学和社会等多个层面。虽然大多数人将安乐死看作是实现生命权利、提高死亡质量和维护生命尊严的重要内容,但其引发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。无论如何,当前阶段,在我国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,当然也不提倡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为什么安乐死的人越来越多?,未来资讯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